为切实做好“宽带山东”战略和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通信业发展 提高服务水平专题会议纪要》(〔2016〕12号)精神,4月8日,山东管局出台《山东通信业贯彻落实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实施意见》(鲁通管〔2016〕47号),旨在进一步提高通信业对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基础性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实施意见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
一、全面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
在2015年建成“全光网省”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光纤接入网建设,大幅提高城域网和骨干网出口带宽。大力发展融合业务,促进宽带用户增长和网速提升。2016年,新增(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0万户,总数超过1740万户。FTTH/O用户新增250万户,总数超过1150万户;20M及以上用户新增1200万户,总数超过1500万户,占比超过80%。新增4G移动电话用户超过2500万户,增幅超过100%。新增FTTH覆盖家庭超过900万户,达到4700万户。新增省际出口带宽20T,总带宽超过30T。到2016年底,全省设区市城区和部分有条件的非设区市城区95%以上家庭具备100M光纤接入能力;济南、青岛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20M,其他设区市城区和非设区市城区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基本达到20M。
二、稳步推动宽带资费降低
2016年,对10M及以下用户全部免费提速到20M,且原资费不变,其中速率最高可提升4倍;重点推广50M以上宽带产品。在2015年价格下降的基础上,推出更优惠资费套餐,通过定向流量优惠、闲时流量赠送、订制个性化套餐、推出低价流量包资费等方式降低整体资费水平,提升产品性价比。
为确保目标实现,实施意见提出了四项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山东通信业计划投资205亿元(其中,山东联通53亿元,山东移动85亿元,山东电信34亿元,山东铁塔33亿元),进一步加快光纤宽带和4G高速无线宽带网络建设。不断完善4G网络,建设4G基站3.4万个,完成全省17个省辖市城区、县城区域、行政村4G网络的连续覆盖,以及党政机关、写字楼、住宅小区、交通枢纽等热点地区高层建筑室内深度覆盖,切实提升用户感知。在济南、青岛、枣庄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专业、安全、先进的电信级云数据平台服务。
大力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加速旧小区光纤改造,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省行政村已全部通宽带的基础上,到2016年底,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宽带到村。继续深化城市光纤接入网建设,加快实施既有住宅建筑光纤到户改造工作,使城区家庭基本具备100M宽带接入能力。
二、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继续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以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传统工业的融合,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努力把山东建设成两化融合先导示范区。
依托电信业IDC中心、云计算中心,承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的数据中心。依托电信业物联网平台,打造1000万用户级物联网生态圈,全力支撑省内企业服务山东、走向全国。面向全省政府机关、工业企业开放大数据平台能力,联合建设一批工业大数据行业平台和服务示范工程。
以实施“互联网+”制造业为重点,以高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撑,大力拓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深度、广度,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车间、智慧化工厂和智能产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三、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信息消费
2016年,继续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进一步加快建设基于光纤宽带和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深化实施“互联网+”在传统与新兴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智慧应用,促进“智慧山东”“宽带山东”“两区一圈一带”建设,协同推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信息网络、信息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全面良性互动。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信息消费、发展互联网经济的系列决策部署,高效服务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做大做强一批互联网龙头企业。在大力推广济南交警公众服务平台“泉城行+”、济南“互联网+”智慧食安和智能公交、菏泽“互联网+”农村精准扶贫等成功项目经验的基础上,与各级政府、相关行业、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推动农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双创云平台、电商平台等的建设发展,推广互联网+教育、养老、交通、医疗、旅游等民生服务,加快“互联网+”应用基地建设,提供“建设、运营、维护”三位一体的创新性统一平台支撑服务。
四、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确保网络安全运行
加强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建设,组建国家一级通信保障队伍,组织开展行业应急通信演练和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切实做好党政军机关等重要通信服务。做好核应急演练工作。
组织省内各基础电信企业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贯彻相关要求,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围绕国家和省重大活动、敏感时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任务,深入推进技术手段体系化建设,提升保障能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开展监督检查,确保通信网络安全畅通。